米芾(一○五一~一一○七),字元章,號襄陽漫士、鹿門居士、海嶽外史等,因曾官禮部員外郎,世稱米南宮。原籍太原(今屬山西),徙居襄陽、丹徒。宋代著名書畫家,書法與蘇軾、黄庭堅、蔡襄(一說蔡京)並稱四大家。以恩補浛光尉。歷知雍丘、漣水縣,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發運司勾當公事,知無爲軍。徽宗崇寧間召爲書畫學博士,擢禮部員外郎。大觀元年,出知淮陽軍,卒,年五十七。有《山林集》一百卷(《寶晉英光集序》),已佚。宋岳珂輯有《寶晉英光集》,後人續輯有《寶晉山林集拾遺》。事見《寶晉山林集拾遺》附《故南宮舍人米公墓誌》,《東都事略》卷一一六、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傳。米芾詩,以宋嘉泰元年筠陽郡齋刻《寶晉山林集拾遺》(八卷,藏北京圖書館)爲底本。校以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《寶晉英光集》(八卷,簡稱四庫本)、清咸豐《涉聞梓舊》本(八卷,補遺一卷,簡稱涉聞本)、日本河山亥本《寶晉英光集》(六卷,補遺四卷,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,簡稱河山本),並據補遺。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。
玩月:亦即赏月。这首词是作者知涟水军期间,登当地名楼——海岱楼赏月时的感怀之作。
海市:即我们常说的海市蜃楼。
鳌戴三山,系我国古代神话。“三山”,指海中的仙山方壶(一曰方丈)、瀛洲、蓬莱
轮:指月亮。
词的上片,首先从海岱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入手。“千古”一句,总写涟水全境形胜之处。涟水为水乡,当时境内有中涟、西涟、东涟诸水,黄河夺淮入海亦经此地,且东濒大海,北临运河,水乡清绝,故以“涟漪”称之。然后特出一笔,写海岱楼高,拔地而起,“下瞰秦淮尾”,以夸张之笔,极写此楼之高。
“水浸”二句承“下瞰”而来,转写水中浸沉着的碧天;然后又由如水的碧天联想到“广寒宫阙”,接触到“月”,从而为下片写月出作好铺垫。“广寒宫”,非实写,是由水中碧天联想而来。上片用笔,皆“人间世”三字上凝结,“广寒宫”也是为修饰“人间世”而出现的。
词的下片写“玩月”。但首句却不去写月,而是写“海市”。但这首词中的“海市”乃是虚写,实际上只是写海,从而为月出再次作辅垫。如此再三铺垫之后,终至,“鳌戴三山,顷刻随轮至。”
而最后两句:”宝月圆时多异气,夜光一颗千金贵。“则是真正写”玩月“”夜光“,指月亮。夜光又为珠名,故以”一颗千金贵“称述之,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赞美圆月之可贵。这两句,前句重其”异“,后句重其”贵“。因其”异“,始见其”贵“。古人把月视为群阴之宗,崇拜备至。这两句包含着作者对于月的种种幻想与评价。
这首词气魄宏大,选材造语奔逸绝尘,给人以玲珑圣洁之惑。如“鳌戴”两句尤为沉着飞翥,有超逸之妙。此词风格堪称豪放,深得苏轼、王安石等大家的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