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牧,字牧之,京兆萬年人。太和二年,擢進士第,復舉賢良方正。沈傳師表爲江西團練府巡官,又爲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,擢監察御史。移疾,分司東都,以弟顗病棄官。復爲宣州團練判官,拜殿中侍御史、內供奉。累遷左補闕、史館修撰,改膳部員外郎,歷黃、池、睦三州刺史。入爲司勳員外郎,常兼史職,改吏部,復乞爲湖州刺史。踰年,拜考功郎中、知制誥,遷中書舍人卒。牧剛直有奇節,不爲齪齪小謹,敢論列大事,指陳病利尤切。其詩情致豪邁,人號爲小杜,以別甫云。《樊川詩》四卷,外集詩一卷,別集詩一卷,今編爲八卷。 杜牧,字牧之,京兆萬年人。太和二年,擢進士第,復舉賢良方正。沈傳師表爲江西團練府巡官,又爲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,擢監察御史,移疾,分司東都,以弟顗病棄官。復爲宣州團練判官,拜殿中侍御史、內供奉。累遷左補闕、史館修撰,改膳部員外郎,歷黃、池、睦三州刺史。入爲司勳員外郎,常兼史職。改吏部,復乞爲湖州刺史。踰年,拜考功郎中、知制誥,遷中書舍人,卒。牧剛直有奇節,不爲齪齪小謹,敢論列大事。指陳病利尤切。其詩情致豪邁。人號爲小杜,以別甫云。樊川詩四卷,外集詩一卷,別集詩一卷,今編爲八卷。 杜牧,字牧之,京兆萬年人。太和二年,擢進士第,復舉賢良方正。沈傳師表爲江西團練府巡官,又爲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,擢監察御史,移疾,分司東都,以弟顗病棄官。復爲宣州團練判官,拜殿中侍御史、內供奉。累遷左補闕、史館修撰,改膳部員外郎,歷黃、池、睦三州刺史。入爲司勳員外郎,常兼史職。改吏部,復乞爲湖州刺史。踰年,拜考功郎中、知制誥,遷中書舍人,卒。牧剛直有奇節,不爲齪齪小謹,敢論列大事。指陳病利尤切。其詩情致豪邁。人號爲小杜,以別甫云。樊川詩四卷,外集詩一卷,別集詩一卷,今編爲八卷。 杜牧,字牧之,京兆萬年人。太和二年,擢進士第,復舉賢良方正。沈傳師表爲江西團練府巡官,又爲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,擢監察御史,移疾,分司東都,以弟顗病棄官。復爲宣州團練判官,拜殿中侍御史、內供奉。累遷左補闕、史館修撰,改膳部員外郎,歷黃、池、睦三州刺史。入爲司勳員外郎,常兼史職。改吏部,復乞爲湖州刺史。踰年,拜考功郎中、知制誥,遷中書舍人,卒。牧剛直有奇節,不爲齪齪小謹,敢論列大事。指陳病利尤切。其詩情致豪邁。人號爲小杜,以別甫云。樊川詩四卷,外集詩一卷,別集詩一卷,今編爲八卷。 杜牧,字牧之,京兆萬年人。卒大中七年,五十一歲。(據岑仲勉先生作《李德裕會昌伐叛編證》一文所推定之結論。)補詩一首。
掩敛:用衣袖遮面,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。瑶台:美玉砌成的楼台,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。
妒:嫉妒。聊:姑且。
欺:超越。逐:随着。
佳客:指诗人。
冻醪:冬天酿造,春天饮用的酒。
“若在”二句:秦楼、弄玉:《列仙传》记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,吹箫作鸾凤之响,穆公文弄玉妻焉。日与楼上吹箫作风鸣,凤来止其屋,为作凤台。”堪:能。
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,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,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。
梅花虽有些妒忌白雪,但在洁白无瑕上,姑且还可以让雪与自己相比;而对于艳丽的春光,却敢于超越它,绝不随顺于它之后。
梅花偶然间与诗人相见,就好像是为了诗人的饮酒赏花而开放。
若是长在秦楼边的话,简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。
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,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。
“轻盈照溪水,掩敛下瑶台”。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。轻盈的梅花,映照着如碧的溪水,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,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。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,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,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,舞姿曼妙,如惊鸿游龙,令人魄荡魂驰。“始雪聊相比,欺春不逐来。”由于梅花太美了,所以雪花嫉妒,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;春天被欺,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。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。“偶同佳客见,似为冻醪开”。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,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,因为赏梅花,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,故有“似为冻醪开”的遐想。
最后两句“若在秦楼畔,堪为弄玉媒”,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,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,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。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。